1.8月10日拜登簽署芯片法案,投資530億於國內芯片製造和科學研究,旨在扭轉年前芯片短缺的問題。
2. 1987年美國芯片行業隨著 SEMATECH 成立而起飛,芯片製造技術聯盟包括14家大芯片製造商,得到$1億政府資金,幫助美國成為當時芯片研發和組裝的世界領導者。
3.美國在90年代生產全球近4成芯片,但行業人手短缺和外包到其他國家,漸漸削弱了這一稱號。美國公司搬到海外的原因是缺乏了價格競爭力。
4.芯片法案禁止接受資助公司在中國或其他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擴大海外生產。目標是將芯片相關的工作帶回美國本土,但這可能對海外公司不利。
5.英特爾可能會成為芯片法案的最大受益者,估計未來5年會獲得100 至 150 億的政府補貼,正在俄亥俄州建立一個新的芯片製造廠。
6.但對台積電來說,在美國製造相同產品的成本比在台灣芯片工廠高出 50%,張忠謀對美國推動芯片製造業的成效持懷疑態度,這個芯片法案可能是針對台海會爆發戰爭,如果到最後沒有戰爭,這將會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實驗。他指出美國在80年代也有很多製造業人才,不過漸漸被吸引到金融業等高薪職業,現在的芯片業發展不會容易。
7.芯片法案其實也是一種去全球化,它將逆轉全球化帶來的低通脹環境的好處,
並且推高通脹,最終形成滯脹局面。
有興趣睇足版分析視頻可以到 Youtube description 的 PATREON 連結支持九哥。
Comments